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来自于它所导致的各种严重并发症,而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就可以阻断病情进展甚至使病情逆转;
如果发现太晚、延误诊治,等待我们的往往是严重并发症的结局,如失明、截肢、尿毒症、心脑血管损害等。

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关键就是一个“早”,下面是相关并发症的信号,各位糖友可以看看自己有没有。
来自眼睛的信号
当视力下降或是眼前出现黑影时,不可想当然地认为是“年老眼花”,这很可能是糖尿病引起视网膜病变或白内障。
来自肾脏的信号
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信号,多数糖友没有症状,部分糖友出现“腰酸脚肿,尿泡沫多”症状。
来自四肢的信号
当出现四肢麻木、刺痛,或是感觉减退甚至没有知觉,往往提示有周围神经病变。另外,当出现言语不清,单侧肢体麻木、无力时,则可能是脑卒中。
来自心脏的信号
当出现休息状态下心跳加快,活动时胸闷气短,动辄头晕目眩、眼前发黑甚至晕厥,这些都是心血管受累的信号。
来自消化道的信号
当老是腹胀、便秘或是腹泻,但不伴有发热、腹痛及脓血便,要想到可能是糖尿病胃肠道功能紊乱所致。
来自性腺的信号
阴茎勃起不坚、性欲减退、阳痿,也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个信号。
来自皮肤的信号
皮肤干燥皲裂、外阴瘙痒、手足癣、皮肤反复生疖长痈起水疱、反复泌尿生殖道感染,这是糖尿病皮肤病变的信号。

上述种种临床症状,固然可以为早期发现糖尿病并发症提供一些线索,但实际上,很多并发症在早期阶段往往没有明显症状,这就需要糖友定期前往医院进行一些相关的筛查。具体内容和频次见下表。
眼底检查
明确是否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测视力、扩瞳检查眼底,必要时还要做眼底荧光造影,以便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准确分期。
肾脏检查
明确是否有糖尿病肾病。化验尿常规、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血肌酐和尿素氮,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
心血管检查
明确是否并发冠心病、高血压。检查项目包括血压、心电图、心脏超声等,以便早期发现是否出现心血管并发症。
神经系统检查
明确是否有糖尿病神经病变。包括四肢腱反射、10克尼龙丝触觉检查、音叉振动觉,必要时可行神经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等,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神经病变。
足部检查
明确是否有糖尿病足病变。包括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触诊,观察下肢皮肤色泽、有否有破溃、溃疡、真菌感染、胼胝等。
询问有无足麻木、疼痛、蚁行感等异常感觉症状。疑有下肢缺血者, 可进行踝/肱指数(ABI)测定及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明确下肢缺血部位及程度。
生化检查
明确是否有高脂血症、高尿酸及肝功能异常。检查内容包括血脂、血尿酸、肝功能、电解质等等。
总之,“症状”与“筛查”是早期发现糖尿病并发症两大法宝, 两者互相补充、缺一不可。只要充分利用好这两大法宝,可以让糖尿病并发症“无处遁形”、早早现身, 从而为及早治疗并发症争取足够的时间。
阅读全文
- 英国在线发表的一项大型真实世界数据研究表明,将英国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低风险人群的年度筛查延长一年可能会带来严重的治疗延误或视力丧失的风险。
- 研究人员发现,糖尿病、年龄和其他代谢问题会导致眼睛视网膜中胆固醇积聚。视网膜将光转换成电信号发送到大脑。累积的胆固醇“容易结晶”,进而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根据发表在《糖尿病代谢研究和评论》上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的作者的说法,糖尿病与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之间存在相关性,特别是该疾病的几种分子亚型。
-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自然会失去肌肉质量,新陈代谢功能也会下降。像这样的转变不仅会导致糖尿病的发展,因为它们会影响体内的胰岛素,而且如果患有糖尿病,也会使控制病情变得更加困难。
- 糖尿病会影响许多主要器官,包括心脏、眼睛、肾脏和大脑。当血糖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时,可能会导致许多严重的并发症,这些疾病是与糖尿病一起发生的。对于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找到有效的治疗计划对于避免这些并发症至关重要。
声明:
① 本文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是为内容分享、知识科普,服务社会公众,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故不对其负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烦请原创作者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处理;
② 本平台部分素材引用于网络,但鉴于来源广泛、数量较多,难以逐一核准作者身份,如有侵权,烦请原创作者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处理;
③ 本平台所提供的资料或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不做任何医疗依据、建议及保证,病情的治疗请在正规医疗机构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