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性在怀孕期间出现高血糖时,称为妊娠糖尿病。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怀孕中期,即大约24至28周。但仅仅因为女性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并不意味着她在怀孕前就患有糖尿病。这也不能保证她在分娩后一定会患上糖尿病。
芝加哥圣安东尼医院的注册糖尿病护理和教育专家Patricia Abernathy说:对于怀孕前没有糖尿病且与怀孕有关的人来说,妊娠期糖尿病是在怀孕中期或晚期被诊断出来的。

Abernathy指出1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
1型糖尿病通常发生在一个人体内无法产生胰岛素并且需要胰岛素来让葡萄糖进入细胞时。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每天服用胰岛素。然而,妊娠糖尿病通常可以通过饮食和运动来治疗。
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中心的说法,缺乏胰岛素不会导致妊娠期糖尿病。相反,它源于怀孕期间产生的激素,这些激素会降低胰岛素的有效性,这种情况称为胰岛素抵抗。妊娠期糖尿病症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并且会在分娩后消失。
尽管妊娠期糖尿病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但某些危险因素使女性面临风险:
- 超重或肥胖
- 有糖尿病家族史
- 曾生育过体重超过4千克的婴儿
- 年龄超过25岁
- 患有糖尿病前期,也称为糖耐量受损

医疗保健提供者在怀孕期间进行两种类型的血糖测试,以检查是否患有妊娠糖尿病。第一个是葡萄糖激发测试,这是一项为期一小时的筛查,女性在饮用葡萄糖水后检查血糖。
如果筛查结果异常,则需要进行第二次测试(称为葡萄糖耐量测试或三小时葡萄糖测试)进行确认。该测试更全面,涉及在特定时间间隔进行多次抽血。此外,它要求女性提前禁食几个小时,以确保结果准确。
梅奥诊所指出,血糖水平为10.6mmol/L表明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如果葡萄糖激发试验结果低于7.8mmol/L,通常被认为在标准范围内。

据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称,妊娠糖尿病不会引起任何明显的症状。然而,如果您的血糖较高,您可能会出现以下妊娠糖尿病症状:
- 尿频
- 比平常更饿或更渴
- 视力模糊
- 恶心或呕吐
- 即使吃得多也会出现消瘦

被诊断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应该开始接受有关饮食和锻炼的个性化调理、护理和支持。这包括有关充足食物和营养摄入量的信息,以及了解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及建议的每日正餐和零食摄入量。同样重要的是了解健康的血糖值并按照建议监测血糖。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提出了以下关于怀孕期间健康饮食的建议:
- 测量淀粉类食物的份量
- 一次喝的牛奶不要超过250毫升,因为过多的牛奶会增加血糖
- 将水果一次限制为一小份
- 多吃膳食纤维
- 早餐需要营养均衡
- 避免果汁、含糖饮料、过量的糖,并对无糖食品中的糖醇(甘露醇、麦芽糖醇、山梨醇、木糖醇、异麦芽酮糖醇)保持警惕。这些还含有碳水化合物。
如果仅靠饮食和运动无法控制血糖水平,则可能需要注射胰岛素。虽然大多数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进行控制,但一小部分女性可能需要胰岛素来实现血糖目标。
梅奥诊所表示,一些医疗保健提供者开出口服药物治疗妊娠糖尿病,但与注射胰岛素相比,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仍存在争议。

对于许多人来说,妊娠糖尿病可以在婴儿分娩后消失。建议在产后4到12周以及每一到三年进行一次额外筛查,这是因为患有妊娠糖尿病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大约50%被诊断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以后有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您可以通过在产后达到健康的体重来降低这种风险。主动监测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在预防未来并发症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患有妊娠糖尿病需要积极主动的管理,但饮食改变和定期锻炼足以让大多数孕妇控制血糖水平。如果需要胰岛素来控制病情,请遵守医生规定的治疗计划至关重要。
阅读全文
- 这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强烈表明,在饮食中添加特定数量的整个浆果和绿叶蔬菜,可以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组成和心脏代谢风险。
-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患有糖尿病,您可能想知道它是否是遗传性的。糖尿病有不同类型,对于每种类型,都有特定的风险因素。
- 体力活动通过激活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表达并易位至肌膜,增加骨骼肌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碳水化合物向骨骼肌的运输增加会降低血糖水平。完成运动后观察到肌肉胰岛素敏感性增加。多项临床试验报告了体力活动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状态的积极作用。
- 哺乳不仅对婴儿有益,对母亲也有益。我们想让人们意识到哺乳可以对母亲的新陈代谢产生保护作用,通过定义这种预防糖尿病的机制,我们希望这项研究能够改善女性产后以及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的结局。
- 来自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产后前12周至一年的糖尿病发病率最高,而糖尿病控制的可能性最小。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发现表明,定期进行糖尿病筛查,尤其是在产后早期,有可能在未来几年改变疾病进展的速度和进程。
声明:
① 本文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是为内容分享、知识科普,服务社会公众,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故不对其负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烦请原创作者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处理;
② 本平台部分素材引用于网络,但鉴于来源广泛、数量较多,难以逐一核准作者身份,如有侵权,烦请原创作者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处理;
③ 本平台所提供的资料或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不做任何医疗依据、建议及保证,病情的治疗请在正规医疗机构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