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为糖友带来很多好处,像是降低胰岛素阻抗性帮助控制血糖,改善血糖、血脂及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提升自我形象、释放压力减轻忧郁达到增进生活品质之效。持续规律运动是糖尿病控制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但不正确的运动方式却可能引起运动伤害,更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害到生命安全。对于糖友,如何正确运动,避免运动造成的伤害十分重要。
运动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胰岛素抗性,使肌肉利用周边血糖,进而达到降低及控制血糖的效果。相对的,若空腹运动、剧烈运动却可能造成低血糖风险。
低血糖除了容易发生在运动期间、运动刚结束时,运动后长达12小时皆可能会发生,因此糖尿病人须特别注意是否有颤抖、无力、冒冷汗、焦躁、手及嘴部麻刺感、饥饿感等低血糖症状,若有上述症状应立刻停止运动,并进食补充糖分。更严重低血糖症状如头痛、视觉模糊、心智迟钝、混乱、健忘、抽筋及昏迷,若有上述现象发生则应尽速就医。
为避免运动时低血糖的发生,在运动前、中、后皆应测量血糖,并调整饮食和降血糖之药物剂量。运动前的血糖最好在90-250毫克/每毫升,若血糖低于70毫克/每毫升则不宜运动。有打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需根据运动时间调整注射时间、注射剂量及碳水化合物摄取量。如果预计在胰岛素作用达到高峰时运动(通常在施打后2-3小时内),则须减少速效或短效胰岛素的剂量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特别容易发生低血糖的族群需注意,包括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者、长时间诊断为1型糖尿病者、最近曾低血糖过的人、因运动导致肾上腺素或其他荷尔蒙反应不良、老年人、低血糖却没有症状的人。这些糖友运动时最好能有同伴相伴,并随身携带糖尿病识别卡、手机、葡萄糖或其他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补充品以利随时补充血糖。
除了低血糖,血糖控制不良的1型糖友还可能出现高血糖,伴随多尿、无力、疲累、口渴、呼吸有酮酸气味等现象,而高血糖引起的多尿还可能导致脱水,造成体温调节异常及血糖升高,因此此类糖友运动期间也应严格监控血糖及补充适量水分。
有视网膜病变的病友应避免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或阻力训练,或其他会造成血压过度上升的运动,如:跳跃、撞击、头下脚上及憋气,以预防玻璃体出血的情况。有周边神经病的糖友因感觉异常,运动时需保持足部干燥,使用气垫、胶鞋垫或穿袜子,并每天检查足部避免足部产生水泡、溃疡甚至截肢的问题。
良好运动习惯才能避免伤害,为运动带来最大好处。糖友应养成运动前后量测血糖的习惯,并熟知低血糖的相关症状,适时补充水份及碳水化合物。平时做好足部护理并根据自身状况调整运动强度,若有疑虑应尽快咨询医生避免延误病情。
阅读全文
- 身体活动对糖尿病患者有很多好处。定期运动有助于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代谢来控制血糖水平。它还有助于降低血压,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并改善整体心血管健康。锻炼对情绪和心理健康也有积极影响,有助于减轻压力、焦虑和抑郁。
-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体重减轻后但体重又反弹的人在最初体重减轻后至少5年内经历了持续的健康改善
- 运动对暴露于糖尿病专家所说的内质网(ER)应激的胰腺β细胞的存活有有益影响,我们现在知道这种情况会导致β细胞丢失和胰岛素抵抗,并且所有经过测试的运动形式都有这种效果。
- 在监督下进行中度至剧烈运动,可能是帮助控制肥胖和降低糖尿病风险升高人群患2型糖尿病风险的有效方法。
- 吃太多药伤身,但不吃药,就可能导致疾病失控。问题看似无解。许多医生便开出“运动处方”,实际执行控制效果也很不错,不仅能帮助慢性病患控制疾病,更能减少用药需求。
声明:
① 本文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是为内容分享、知识科普,服务社会公众,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故不对其负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烦请原创作者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处理;
② 本平台部分素材引用于网络,但鉴于来源广泛、数量较多,难以逐一核准作者身份,如有侵权,烦请原创作者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处理;
③ 本平台所提供的资料或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不做任何医疗依据、建议及保证,病情的治疗请在正规医疗机构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