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并多伴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寿命和生活质量。对于胰岛素依赖型(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移植有望实现疾病治愈。但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胰岛移植方法存在较高出血和凝血风险,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更安全有效的移植方案。
近日,北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等研究团队合作,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胰岛移植策略:通过腹直肌前鞘下移植的方式,将人多能干细胞分化的胰岛细胞(human pluripotent stem-cell-derived islets, hPSC-islets)移植回体内。该手术方案安全、易行、移植物易于长期追踪观察,且能够有效支持hPSC-islets的早期细胞存活和长期功能维持。团队将hPSC-islets输注到糖尿病模型猴的腹直肌前鞘下部位,所有接受移植的糖尿病猴血糖控制均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模型猴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且能够响应机体血糖浓度的变化。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Metabolism》杂志上,题为“Implantation underneath the abdominal anterior rectus sheath enables effective and functional engraftment of stem cell-derived islets”。
综上,该研究证明,腹直肌前鞘下移植是一种适于hPSC-islets移植的全新策略。其操作方法简单,不良反应少,移植后的胰岛细胞可高效存活、在体内逐渐获得成熟功能并长期稳定地维持其生理功能。腹直肌前鞘下移植有望成为人多能干细胞用于临床糖尿病治疗的理想移植策略。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Nature Metabolism》杂志,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255-022-00713-7
阅读全文
- 研究人员使用生物工程和新的移植技术基本上治愈了猴子的1型糖尿病。他们希望它能从根本上改变糖尿病的治疗方式。
- 这些发现揭示了治疗1型糖尿病时胰岛移植的一种有前途的替代策略,特别是在基于干细胞的治疗领域。
- 糖尿病患者的干细胞治疗多年来一直是医学界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干细胞疗法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显示出巨大希望,大量研究表明它有可能逆转该疾病的影响。
-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自然会失去肌肉质量,新陈代谢功能也会下降。像这样的转变不仅会导致糖尿病的发展,因为它们会影响体内的胰岛素,而且如果患有糖尿病,也会使控制病情变得更加困难。
- 研究表明,遵循健康的植物性饮食可以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尤其是女性。摄入更多的植物性食物可以降低患痴呆症的风险,而从饮食中摄入植物性脂肪则可以降低中风的风险。
声明:
① 本文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是为内容分享、知识科普,服务社会公众,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故不对其负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烦请原创作者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处理;
② 本平台部分素材引用于网络,但鉴于来源广泛、数量较多,难以逐一核准作者身份,如有侵权,烦请原创作者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处理;
③ 本平台所提供的资料或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不做任何医疗依据、建议及保证,病情的治疗请在正规医疗机构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