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糖友们在糖尿病初期一脸茫然,因为医生说了很多专业术语,然而糖友们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所以,懂得这些名词,可以让糖友们在控糖路上越走越稳。
当血糖高于正常范围而又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时,需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即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成人口服溶于250~300毫升水中的75克葡萄糖,5分钟内饮完,2小时后再测静脉血糖。正常人空腹血糖应小于6.0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应小于7.8mmol/L。如空腹血糖在7.0mmol/L以上和/或2小时血糖在11.1mmol/L以上,即可考虑为糖尿病。如血糖处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则可被诊断为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等。
是指空腹血糖值已超过正常水平但仍未达到诊断糖尿病的标准(空腹血糖≥6.0mmol/L、且<7.0mmol/L,而同时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也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受损是介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状态。
又称糖耐量减低。它是指在做糖耐量试验时,空腹和服糖后2小时的血糖都没达到糖尿病诊断指标,但后者血糖值在7.8~11.1mmol/L之间。糖耐量损害只能是糖耐量试验的结果。如果没做糖耐量试验,仅仅餐后2小时血糖介于7.8~11.1mmol/L之间,则不能诊断。
是指餐后半小时、1小时血糖升高,或餐后2小时血糖在正常和糖尿病诊断标准之间(7.8~11.1mmol/L)的状况。空腹血糖受损、餐后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者都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但有的人在出现这些情况后,认为自己必将成为糖友,从此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这也是不对的。此时如果在饮食和运动上多加注意,大多数人是可以不发展为糖尿病的。
是指胰岛素执行其正常生物作用的效应不足,表现为外周组织尤其是肌肉、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障碍。早期胰岛β细胞尚能代偿性地增加胰岛素分泌以弥补其效应不足,久而久之,胰岛β细胞的功能逐步衰竭,导致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发生。肥胖是引起胰岛素抵抗最常见的原因。
不同原因使机体对胰岛素产生了抵抗,而为了维持一个较正常的血糖水平,机体自我调节机制使其胰岛β细胞分泌较正常多几倍甚至十几倍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这便造成了高胰岛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的定义指标为空腹胰岛素≥85pmol/L。高胰岛素血症是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2型糖尿病、肥胖、脑卒中等共同的发病基础之一。有些人认为,血中胰岛素升高了,就不能再使用胰岛素治疗了,其实此时机体对胰岛素需要量增加,即处于相对缺乏状态,所以仍可应用胰岛素治疗。
1型糖尿病发病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胰岛素治疗,胰岛β细胞得到一定程度的“休息”和自我修复,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得到了恢复,病情缓解。在此期间,减少胰岛素用量,甚至不用胰岛素,血糖也可以维持正常,这就是糖友的蜜月期。这时候很多糖友和家属都高兴地以为糖尿病治愈了。但蜜月期持续一段时间后必将终止,糖友仍需胰岛素治疗,这一点应当引起注意。
又称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大多发生在无糖尿病病史或仅有轻度症状的老年2型糖友。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在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出现了引起血糖急剧升高的因素,同时伴有严重失水,导致血糖显著升高。本症常伴有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严重时可昏迷,死亡率高。特点是血糖和血浆渗透压极高,无明显酮症酸中毒。
膳食纤维比营养学中“粗纤维”一词的范围更广。通常认为膳食纤维是“木质素和不能被人体消化酶所消化的多糖之总称”,这主要是指植物性来源的物质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戊聚糖、果胶和树胶等。但也有人主张应包括动物性物质,如存在于虾壳、蛋壳中的甲壳质、壳聚糖等。此外,也有人提出可包括人工化学修饰的某些物质,如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和藻酸丙二酯等。
氮质血症是一个生化名词,有广义和狭义的两方面概念。广义的概念是,只要血中的尿素氮、非蛋白氮或肌酐超出正常范围,均可称为氮质血症。狭义的概念是,当肾病发展到慢性肾功能不全阶段,血中尿素氮、肌酐均超过正常范围,这一时期称为氮质血症期,或称尿毒症前期。有些人在血液学检查中仅见尿素氮轻度升高就非常恐慌,认为自己得了肾病,将氮质血症与肾病划等号。其实过多摄入蛋白质、尿量少、剧烈运动等因素也可以引起血尿素氮升高,而这种情况是可以恢复的。
正常人的肾小球滤液中含一定量的葡萄糖,但其绝大部分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到血液中,故正常人尿中只含极微量葡萄糖,一般常规检查测不出来,所以尿糖定性是阴性。但肾小管吸收葡萄糖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血糖超过这一限度时,肾小球滤液中就有部分葡萄糖不能被吸收,而随尿排出产生糖尿,当血糖超过8.9~10.0mmol/L儿时,即可查出尿糖,这一血糖水平则称为。肾糖阈值即肾糖阈。但肾糖阈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很多情况下,如。肾病、老年、妊娠等。肾糖阈可升高或降低。
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非糖物质主要有生糖氨基酸(甘、丙、苏、丝、天冬、谷、半胱、脯、精、组氨酸等)、有机酸(乳酸、丙酮酸及三羧酸循环中各种羧酸)和甘油等。不同物质转变为糖的速度不同。进行糖异生的器官首推肝脏,长期饥饿和酸中毒时肾脏中的糖异生作用大大加强,相当于同重量的肝组织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糖异生是生成糖的过程,而不是糖分解代谢的过程。
餐后低血糖反应又叫做反应性低血糖,女性糖友占多数,年龄偏低。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的心慌、出汗、乏力,有“不由自主”感,并多在餐后2~4小时发生,因此得名。发作时,不宜服用糖类食物,它虽然能迅速缓解低血糖症状,但也可进一步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从而加重病情。可当即吃些饼干、馒头片之类的食物。如伴有情绪焦虑、易激动、睡眠差等,还需配合一些药物治疗。
是在严重创伤、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感染性休克等强烈刺激因素作用下,因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体内升糖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拮抗胰岛素而出现的血糖升高现象。应激性高血糖并非糖尿病,当应激因素消除后,血糖可恢复正常。
指糖友清晨时血糖明显升高,或维持正常血糖所需的胰岛素显著增多的现象。因为多在黎明时出现高血糖,故称为黎明现象。黎明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午夜过后体内生长激素增多,血液中生长激素水平升高,血糖升高,需要较多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正常人的胰岛细胞自动分泌较多的胰岛素,所以血糖保持正常值,而糖友的胰岛细胞功能缺损,故可发生黎明现象。
糖化血红蛋白是反应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血糖控制的金标准,是糖尿病人必须了解的名词。
很多糖友不理解,测手指血糖,不是也能知道血糖的高低么?为什么还要测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是由过去的而非当下的血糖浓度决定的,与检测前是否空腹、是否注射胰岛素、是否服用降糖药物等因素无关。
通常认为,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可有效地反映过去8~12周平均血糖水平。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将“糖化血红蛋白”首次正式纳入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中,糖化血红蛋白≥6.5%可作为确诊糖尿病的依据。但低于6.5%的结果并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性,还应该参考葡萄糖测定的结果。若糖化血红蛋白>9.0%,说明患者持续存在高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只需抽血检测即可,而且不需要空腹,推荐病人每3个月左右检测一次。
阅读全文
声明:
① 本文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是为内容分享、知识科普,服务社会公众,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故不对其负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烦请原创作者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处理;
② 本平台部分素材引用于网络,但鉴于来源广泛、数量较多,难以逐一核准作者身份,如有侵权,烦请原创作者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处理;
③ 本平台所提供的资料或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不做任何医疗依据、建议及保证,病情的治疗请在正规医疗机构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