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容易引起心肾病变,根据统计,平均每三个糖尿病患者,就有一位合并有慢性肾脏疾病、每两位透析患者便有一位合并有糖尿病,此外,肾功能恶化也会连带影响心脏功能,提升高死亡率的心衰竭发生风险。
糖尿病患者多伴随三高共病,大小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也相对增高。新发糖尿病患高达半数合并高血压,而血压飙高也容易增加肾脏压力加速恶化。
不过糖尿病患者普遍对风险因子认知意识不足,台湾地区2021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回收19,113名糖友结果,统计显示56%糖友血糖控制已达标(糖化血色素HbA1c < 7),但65%糖友自评有合并至少一项的心肾病变风险因子(如高血压、高血脂、抽烟、肥胖、出现蛋白尿或是家族有心血管、慢性肾脏病史),其中3成合并高血压,2成已有白尿蛋白。
其中52%已有白蛋白尿的糖友并未察觉自己出现尿蛋白,若因此轻视而未即时介入治疗,肾功能将可能持续恶化。未来糖尿病管理将面临“长期化”及“高龄化”两大挑战,因此深化全民控糖概念,预防及延缓高危险族群之并发症或共病恶化势必成为新议题。」
糖尿病患者除了均衡饮食及维持规律的运动、作息外。定期量测血糖、控制三高、按时回诊并接受检查注意并发症风险也很重要,谨记「控糖321」口诀,提升预防糖尿病心肾并发症及早筛早治的正确知识:
血糖监控3指标:注意糖化血色素(HbA1c)、餐前(空腹)血糖、餐后2 小时血糖控制状况。
肾脏功能2注意事项:定期检测蛋白尿(UACR)、肾丝球过滤率(eGFR)指数变化。透过检验结果,对照KDIGO慢性肾脏病况分级表,了解自己的肾脏风险落于哪个分类区块,若为中、高风险,表示肾脏功能恐已严重受损,需积极治疗以延缓步入洗肾。
心脏衰竭1预防:是否需进一步检查心脏功能? 除控制三高外,应关注是否有累喘肿症状以及早咨询医生预防高死亡风险的心衰竭发生。
糖尿病患者定期回诊时除注意血糖是否达标以外,也要特别注意肾脏、心脏,回诊时主动询问医生目前的血糖控制状况、肾脏功能以及如何预防心脏衰竭三大问题,才能更加掌握自己的器官病变风险。
另外,除了以上两点,糖友在血压、血脂的控制也不得懈怠,血压应于居家掌握722法则量测(连续7 天、早起睡前2时段、要连量2次),确认控制在130/80 mmHg,低密度胆固醇则建议低于100mg/dL,同时注意若平日出现“喘、累、肿”等心衰竭症状,应尽速至专业医院进一步检查。
阅读全文
- 少吃盐这对于糖尿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对于慢性肾病来说也非常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肾脏会失去控制盐水平衡的能力。饮食中较少的盐将有助于降低血压并减少体内的液体积聚,这在肾脏疾病中很常见。
- 在最近发表在《美国医学会医学会内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比较添加到二甲双胍中以降低血糖水平的四类药物来评估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影响。
- 这项研究让我们得以一窥预测诊断的强大未来。我们的团队已经证明,通过将临床数据与尖端技术相结合,可以开发计算模型来帮助临床医生优化2型糖尿病的治疗以预防肾脏疾病。
- 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是肾脏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肾衰竭。
- 肾脏疾病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尤为严重,患有这种疾病的人需要透析或肾移植的可能性是没有糖尿病的人的四倍。由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领导的研究表明,阻断盐皮质激素受体激活可能有助于治疗糖尿病肾病。
声明:
① 本文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是为内容分享、知识科普,服务社会公众,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故不对其负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烦请原创作者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处理;
② 本平台部分素材引用于网络,但鉴于来源广泛、数量较多,难以逐一核准作者身份,如有侵权,烦请原创作者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处理;
③ 本平台所提供的资料或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不做任何医疗依据、建议及保证,病情的治疗请在正规医疗机构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